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线程池的一些原理
阅读量:6951 次
发布时间:2019-06-27

本文共 750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

hot3.png

线程技术主要解决处理器单元内多个线程执行的问题,它可以显著减少处理器单元的闲置时间,增加处理器单元的吞吐能力。 
  
    假设一个服务器完成一项任务所需时间为:T1 创建线程时间,T2 在线程中执行任务的时间,T3 销毁线程时间。
   
    如果:T1 + T3 远大于 T2,则可以采用线程池,以提高服务器性能。
    一个线程池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1、线程池管理器(ThreadPool):用于创建并管理线程池,包括 创建线程池,销毁线程池,添加新任务;
                2、工作线程(PoolWorker):线程池中线程,在没有任务时处于等待状态,可以循环的执行任务;
                3、任务接口(Task):每个任务必须实现的接口,以供工作线程调度任务的执行,它主要规定了任务的入口,任务执行完后的收尾工作,任务的执行状态等;
                4、任务队列(taskQueue):用于存放没有处理的任务。提供一种缓冲机制。
               
    线程池技术正是关注如何缩短或调整T1,T3时间的技术,从而提高服务器程序性能的。它把T1,T3分别安排在服务器程序的启动和结束的时间段或者一些空闲的时间段,这样在服务器程序处理客户请求时,不会有T1,T3的开销了。
    线程池不仅调整T1,T3产生的时间段,而且它还显著减少了创建线程的数目,看一个例子:
    假设一个服务器一天要处理50000个请求,并且每个请求需要一个单独的线程完成。在线程池中,线程数一般是固定的,所以产生线程总数不会超过线程池中线程的数目,而如果服务器不利用线程池来处理这些请求则线程总数为50000。一般线程池大小是远小于50000。所以利用线程池的服务器程序不会为了创建50000而在处理请求时浪费时间,从而提高效率。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u/153610/blog/27679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创建数据库备份作业
查看>>
DEVOPS基础
查看>>
think in uml 2.1
查看>>
Objective-C Runtime那点事儿
查看>>
JavaIO基础学习笔记
查看>>
18年书单推荐
查看>>
30 个惊艳的 Bootstrap 扩展插件
查看>>
我的博客园开通啦!
查看>>
[LeetCode] Number of Islands
查看>>
绿色版Tomcat的配置
查看>>
MAC 终端基本命令
查看>>
css知识
查看>>
supervisor 管理
查看>>
Oracle DB优化-如何看SQL的执行计划+收集表的统计信息
查看>>
深度学习基础系列(六)| 权重初始化的选择
查看>>
angular4 跨域携带cookie的设置
查看>>
蓝桥杯第五届JavaC组杨辉三角问题解决方法
查看>>
定制自己的数据类型
查看>>
CSS样式表初始化杂谈
查看>>
[转]winform控件webbrowser和js脚本互调
查看>>